(1)创新实践了“双主体 四阶段 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紧跟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对接建筑业行业发展新需求、新业态、新技术,以实践教学体系为载体,以建筑BIM信息化、智能化和工程实践为手段,校企双元协同育人,实施了“基础能力、专项能力、综合实务能力、岗位职业能力” 四个培养阶段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2)建成校企共建共享产教融合型的实体比例建筑教学模型与装配式建筑一体化实训基地,创设职场化育人环境。
建筑教学模型与装配式建筑一体化实训基地的建成有效解决了建筑类专业教学“建筑现场认知难、课堂教学实境创设难、理论与实践一体化难、实训教学开展难、学习效果评价难”五大难题。实体比例建筑教学模型通过情景模拟,不仅将施工现场融合入了模型,而且将施工工艺进行分层剖切,配合标牌二维码,将相关教学知识点展现的淋漓尽致,使学生从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装配式建筑一体化实训基地从“集成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的全产业链角度展示了装配式建筑内涵特征,为教师教学研究和学生学习提供真实的职场化育人环境。
(3)确立综合素质与技术技能相融合的教育理念,建立素质教育和技术技能教育的融合评价机制。
从社会对建筑类高职生素质与技能的需求出发,确立了技术技能和素质融合的教育理念。将素质教育和技术技能教育融合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素质教育和技术技能教育的融合评价机制。在吸纳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行业反馈信息基础上,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建立起社会综合评价系统,实现素质评价与技术技能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外部评价和内部评价相结合,为及时修正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准确完善的标尺。